图片新闻

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发布时间:2012-06-08

  6月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党委书记刘晓群等出席命名仪式。命名仪式由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

  为了永远弘扬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和科学精神,国家天文台将5颗在巡天观测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名字命名,他们心系祖国、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操已成为科技界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严俊台长宣读了五位获奖者的小行星命名国际公报。万钢部长和詹文龙副院长向科学家们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国家天文台BATC巡天团组负责人周旭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小行星巡天发现的情况。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至今已评选出20位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分别获得2007年、2008年、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和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和谷超豪已获小行星命名。

  五位科学家情况介绍:

  吴征镒(1916—),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1999年考斯莫斯国际奖和200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 175718 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征镒星”(《小行星通报》第77508号)。

  王忠诚(1925—),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率先采用并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建立了神经外科手术新方法,攻克了脑干、脊髓肿瘤的手术“禁区”。荣获2008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18593 号小行星命名为“王忠诚星”(《小行星通报》第77502号)。

  孙家栋(1929—),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荣获200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148081号小行星命名为“孙家栋星”(《小行星通报》第77508号)。

  师昌绪(1920—),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在中国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了中国材料领域多个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荣获201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28468号小行星命名为“师昌绪星”(《小行星通报》第77506号)。

  王振义(1924—),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学家。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荣获201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4325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振义星”(《小行星通报》第77507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