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由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组织,以促进青年科学家的学术交流、激发科研热情为目标的午间学术沙龙第二十一期活动顺利举办。这次学术沙龙活动让大家有机会与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面对面,近距离地畅谈天文科研与科普的一系列感悟。
谈到天文科普领域,朱进绝对是炙手可热的“红人”。无论出席什么样的场合,不变的总是他标志性的发型和滔滔不绝的谈吐。这次回到国台演讲,面对众多的年轻研究人员,朱进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自己的往昔——天文系10年,天文台11年,天文馆13年,构成了他从一个“业余的职业天文学家”向一个“职业的天文爱好者”的人生蜕变。谈及为何从天文科研转向科普,朱进说当初的想法很单纯,只是希望能通过天文科普与天文教育,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上天文研究的道路。
每每提到天文,朱进总是充满激情。从他的每一句话,都能深刻感受到他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其中既有“这么好的天儿如果没有出去观测,那简直就感觉像在犯罪”这样的妙语连珠,也有对天文学本质的深刻思考。他说天文学与其它所有的理科、工科与文科都不一样,因为其它学科所关注的东西除了少数数学物理定律之外,其对象都在地球上,而地球只是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很渺小的一个点。只有天文学家,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那浩瀚的星空,试图揭开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那些问题的答案。
谈到天文科普与天文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朱进坦言北京天文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条件大大改善。虽然理论上可以满足各种天文科普的需求,但是所做仍远远不够。天文教育目前只在少数学校被作为校选课程推广,不过天文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意义可谓很大。因为相比数理化这些教科书式的课程而言,天文学是发展最快,也不能用书本来教授的,它最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未来的天文科普与天文教育,还需要天文科普工作者与职业天文学家的鼎力配合与努力。
本期午间学术沙龙由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范舟副研究员主持,包括台领导在内的数十位老中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聆听了演讲。观众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朱进都一一解答,气氛热烈而轻松。
国家天文台午间学术沙龙致力于促进更多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未来国台青促会还将安排更多精彩的演讲,敬请期待后续通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