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召开之际,时值“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AA)”创刊15周年,为探索RAA的未来发展之道,进一步提升RAA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作为中国天文学会大会日程的一部分,10月20日下午在北京大学KIAA报告厅召开“RAA创刊15周年大会暨RAA发展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国际出版合作商IOPP以及各天文单位的50名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主持。
会议首先播放了由RAA编辑部精心制作的宣传影片,简单介绍了RAA的初创与发展历程,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为争创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而不懈努力。播放片结束后,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致辞,严俊首先祝贺RAA作为国内天文口唯一的英文刊物,从ChJAA到RAA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SCI,影响因子在2014年已经提高到1.64,同时,国家天文台作为主办方之一,会一如既往而且还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支持RAA的发展,力争RAA跻身于国际天文学一流刊物。接着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杨戟致辞:随着我们国家天文队伍不断上涨,人才辈出,以及我们国家观测设备在国际上所占有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不断发挥,将会有好的优秀成果产出,希望RAA作为载体和传播媒介,为天文学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RAA前任主编方成院士给出了RAA的历史沿革,从早期ChJAA的筹划-起航-扬帆-改革-RAA新生,创业不易,守业更不易。让我们一起奋斗,与其他国家合作,使RAA逐渐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天文刊物。接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讲话:同国内其他学科的科技期刊相比,RAA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找出问题并得到解决,希望RAA与中国天文界共同发展。随后北京大学KIAA研究所所长何子山讲话:RAA目前面临的国际化问题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期刊面临的共同问题。RAA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评价体系的政策性改变。
随后进行颁奖仪式。RAA根据web of Science提供的数据,从2009-2014年所发表的774篇论文中选出引用前10名的国际优秀论文给予重点表彰。国内5篇优秀论文的第一作者亲临会场并给予现场颁发奖牌,他们分别是:崔向群,周爱英,赵刚,邓李才,罗阿理。对于国外5篇优秀论文的作者,RAA支持他们来华讲学和交流。同时,对RAA编辑部人员在RAA15年发展中所付出的辛苦努力也给予了表彰。
随后RAA主编汪景琇院士做了题为“RAA的问题,困难和请各位的帮助”的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和量化指标分析国际一流天文学期刊,指出RAA的问题所在,最后对RAA运行提出了诚恳的建议。中国天文学论文数量和质量已经足以支撑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天文学学术期刊,能否请中国天文界的朋友们来支撑一下我国自己的学术期刊呢?APJ Letter的副主编Richard de Grijs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分析RAA目前的状况,提出RAA须经历一场大变革并对此给出建议:建设现代化的期刊,创建真正的国际编委会,提高审稿和编辑标准,拒绝差稿,缩短出版周期。然后,参会人员围绕RAA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各种建议和建设性的想法。
最后RAA联合主编高亮研究员做总结发言,肯定了RAA的成绩,提出了RAA的定位,对RAA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再次衷心感谢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科学传播局,IOPP,北京大学KIAA,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以及中国天文学会对RAA的大力支持。
大会现场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致辞
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杨戟致辞
方成院士讲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讲话
北京大学KIAA研究所所长何子山讲话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RAA主编汪景琇院士作RAA报告
Richard de Grijs教授作评论
RAA联合主编高亮研究员总结发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