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14日,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即2015年度学术会议,是实验室成立以来首次将学术委员会和学术会议结合形成的扩大会议。参会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主管、国家天文台领导、实验室全体科研、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生和部分退休老专家,中国科学院所属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国内高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三峡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美国George Mason University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计128人。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副台长郝晋新、天文大科学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薛艳杰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郑晓年宣布了第二届和实验室领导班子任命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并向各位学术委员颁发聘书。汪景琇院士和万卫星院士分别代表上届、本届学术委员会致辞,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主管白雪瑞、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数理化学处主管毛羽丰也为实验室建设献计献策,希望实验室积极准备科技部2016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实验室主任颜毅华研究员进行了实验室2015年工作报告,并汇报了实验室开放课题情况。国家天文台领导和学术委员成员针对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为实验室团组间合作交流、人才引进、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此次学术会议共提交报告65个,为历年之最,其中邀请报告12个、口头报告27个、张贴报告26个。报告内容主要围绕太阳磁场与演化、磁场重联、太阳耀斑和CME爆发、太阳活动周及太阳活动预报研究、太阳探测新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其中,一批活跃在国际太阳物理前沿的资深教授和中青年学者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整个学术会议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最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华宁研究员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会议具有外单位报告数增多、年轻学者工作突出、基于自主新数据的产出初露端倪等特点,并期望增加NVST和MUSER的科学产出,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预祝实验室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