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家天文台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发布时间:2016-01-19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19日在京揭晓。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2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1.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2.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3.“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4.首架国产大飞机下线5.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获解析6.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7.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8.攻克细胞信号传导重大科学难题9.首个自驱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问世10.“永磁高铁”牵引系统通过首轮线路试验考核。  

  其中,国家天文台科研成果“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入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打破了天文学界以往的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此项工作是2015年度本领域内最重要的5大发现之一。“在超软X射线源中发现相对论性喷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改写了我们对超软X射线源的认知和喷流形成的认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哈佛大学教授Remash Narayan评论说:“它的观测特征和人们猜想并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的处于极高吸积率的黑洞完全契合,生动展示了黑洞吞噬物质过多后产生高速重子喷流和浓密吸积盘外流的情况。” 

  这项工作是刘继峰团队继201311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X射线极亮源的研究成果后,在黑洞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性的重大天文发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