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使走进中国探月工程”活动在国家天文台举行

发布时间:2021-01-19

  1月18日,由国家航天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大使走进中国探月工程”活动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并致辞,活动由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主持。来自法国、俄罗斯、欧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驻华使馆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中外媒体记者等70余人受邀参加此次活动。其中,欧洲空间局、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纳米比亚高等教育培训与创新部、巴基斯坦外层空间与大气研究委员会等4家机构获颁嫦娥五号国际合作伙伴纪念牌,以感谢其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期间,与中方在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

  此次活动首次对外发布了《月球样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由国家航天局制定,包含了月球样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总体原则、信息发布、借用与分发、使用与返还、成果管理等方面内容。《办法》明确,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在国际合作方面,《办法》明确,月球样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国缔结和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鼓励开展基于月球样品的空间科学国际联合研究工作,促进成果的国际共享。

  作为探月工程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之一,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任务,中科院负责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方案的论证,承担了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轨分系统和多项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制任务,并牵头组织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原创科学成果和技术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国际地位。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实施发射,经过23天任务周期,于12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2月19日,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目前月球样品已进入实验室,完成了封装装置解封。后续将继续完成样品分类描述、处理制备、基础特性分析和研究以及样品信息建库等工作。根据《办法》,授权进行样品分发,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重点关注月球样品的成分、年龄、太空风化和火山岩浆活动历史,加深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

活动合影

张亚平致辞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