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简称CSST)科学课题早期科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CSST科学工作联合中心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各高校等17个单位的近50名代表参会,包括CSST科学工作委员会成员,CSST首批科学课题和第二批科学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会上,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院士介绍了新阶段的CSST任务和科学准备工作。他强调硬件设施平台-地面应用系统-科学研究工作三部分是保障整个CSST产出科学成果的关键环节,首批课题取得较好的成果。他指出目前我们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早期科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为重要,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早期科学准备,聚焦早期科学,关注科学内涵、科学目标和观测天区等,为早期科学产出做好准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代表介绍了目前巡天光学设施地面测试情况,使科学家团队了解了目前设施的具体情况。相关课题负责人就CSST早期科学研究进行了报告,包括了宇宙学、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近邻星系、恒星科学、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以及编排和在轨定标等相关领域。会议期间,大家就CSST的早期科学内容、早期科学规划和编排等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会议最后CSST科学工作联合中心正式向全国天文界征集CSST早期科学提案。
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式拉开了CSST早期科学准备的序幕,将未来两年的研究聚焦在早期科学上,将推动CSST在发射之后尽早产出科学成果。
附件下载: